| 讲座题目 | 澄怀观道——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与流变 | ||||
|---|---|---|---|---|---|
| 主办单位 | 设计学院 | ||||
| 联合主办单位 | |||||
| 讲座人 | 郭胜中 | 讲座人 职称 | 正高 | 主持人 | 沈华杰 |
| 讲座类型 | 社会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5-11-14 14:30 |
| 地点 | 田家炳2-603 | ||||
| 讲 座 人 简 介 | 郭胜中,海派画家,擅长国画山水及花鸟画,兼攻篆刻书法,常游历名山大川,作品多表现浓厚的乡土气息,追求个性化表现手法中西结合贯通。1987年荣获福州市第五届维纳斯杯书画大赛一等奖,1998年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艺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山水画:(闽东古镇)“讴歌伟大祖国赞扬和美乡村——福建省第二届农民书画展获美术类优秀作品奖并被组委会收藏。作品山水画:(云霞出谷)入选《丹青铸魂禁毒强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虎门销烟185周年书画展》被组委会永久收藏并出版,许多书法篆刻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及使馆人员收藏。现为福建省三山书画院院长、福建省郭子仪书画研究院院长、一级美术师,福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理事、福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鼓楼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福州市人大画院画师,福州市烟山画院画师,福州市老年大学国画教师,福州市社区学院国画教师,福州市艺海美术学校国画高级教师。 | ||||
| 讲座 主要内容 | 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绝对主流的地位,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深邃、成就之辉煌,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它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和生命观,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艺术领域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这方尺素之间的广阔天地,一同领略其“澄怀观道”的哲学意境,并梳理其艺术风格的流变脉络。缘起:从“人大于山”到“山水有灵”——山水画的独立与自觉 鼎盛:意境营造的巅峰——五代、两宋的辉煌 转型:文人意趣的崛起——元代的“尚意”与笔墨革命 承续与变异——明清的流派纷呈与笔墨实验 灵魂所在——中国山水画的哲学与美学内核余韵——山水精神的当代回响 中国山水画,是一条流淌了千年的精神长河。从早期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与探索,到宋代对宇宙秩序的理性刻画,再到元代及以后对内心世界与笔墨意趣的深度开掘,它始终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这一永恒主题展开。它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栖居之地,哲学的直观表达。理解中国山水画,需要我们放下西方风景画的观看习惯,尝试以一颗“澄怀”之心,去感受画面背后的“道”,去体味那流动的“气韵”,去欣赏那千变万化的“笔墨”中所蕴含的东方智慧与人格力量。当我们真正走进这片“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世界,或许也能在其中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一份宁静、一份超脱,以及对生命和宇宙的一份更深邃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