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题目 | 摩擦-承压型耗能节点连接的装配式支撑钢框架性态演化机制及控制方法 | ||||
|---|---|---|---|---|---|
| 主办单位 | 土木工程学院 | ||||
| 联合主办单位 | 福建理工大学建筑工业化与BIM技术研究所 | ||||
| 讲座人 | 刘如月 | 讲座人 职称 | 副高 | 主持人 | 郑莲琼 |
| 讲座类型 | 自然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5-11-11 16:00 |
| 地点 | 土木工程学院思源楼317 | ||||
| 讲 座 人 简 介 | 刘如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结构抗震、消能减震结构、装配式结构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项,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Thin-walled Structures》《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工程力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编工程建设地方标准1部,相关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3)。 | ||||
| 讲座 主要内容 | 装配式钢结构质量可控、施工高效、碳排放量低,符合建筑工业化、绿色化转型和“双碳”目标发展战略。报告以《摩擦-承压型耗能节点连接的装配式支撑钢框架性态演化机制及控制方法》为主题,重点介绍科研工作进展。报告人针对装配式钢结构的损伤控制和震损可修复性,提出以摩擦-承压型耗能节点连接和防屈曲支撑作为集承载和耗能为一体的损伤元,形成一种具有较大抗侧刚度、多重耗能机制且震损可修复的延性耗能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从局部到整体,对摩擦-承压型耗能节点连接的多阶段特征荷载-变形机制、摩擦-承压型耗能节点连接的装配式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摩擦-承压型耗能节点连接的装配式支撑钢框架的地震易损性等开展系列研究。形成了摩擦-承压型耗能节点连接的滞回本构模型及构建方法、基于耗能集中控制的结构塑性设计方法等系列成果,旨在为提升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抗震韧性提供理论支撑。最后,报告将对拟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等进行初步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