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题目 | 从视觉到认知:基于神经营销视角的设计研究与美学体验探索 | ||||
|---|---|---|---|---|---|
| 主办单位 | 设计学院 | ||||
| 联合主办单位 | 人文学院 | ||||
| 讲座人 | 杨小可 | 讲座人 职称 | 副高 | 主持人 | 沈华杰 |
| 讲座类型 | 社会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5-10-29 15:15 |
| 地点 | 福建理工大学旗山校区南校区田家炳2号楼618 | ||||
| 讲 座 人 简 介 | 管理学博士、福建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主要研究方向为标签广告、消费者行为、可持续食品消费。主持省级课题5项,其中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新型智库重点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担任《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Appetite》《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等期刊匿名审稿专家;指导本科生参加“挑战杯”“市场营销大赛”等比赛获得国家三等奖、省三等奖。 | ||||
| 讲座 主要内容 |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设计研究正经历由经验审美向科学认知的转变与融合。本讲座以“从视觉到认知”为主线,系统介绍神经营销学在设计学中的前沿应用与方法。我们将从认知美学、设计思维与行为科学的交叉出发,阐释注意力分配、情绪唤醒、记忆编码与认知负荷如何影响用户的视觉偏好与决策,并讨论这些变量对界面信息架构、版式层级与交互流程的启示。方法层面将涵盖眼动追踪、EEG/ERP、fNIRS、皮电与心率变异等多模态测量,结合A/B实验与可用性测试,构建“感知—认知—行为”闭环评估框架。讲座将通过产品包装、APP界面与展陈动线的案例,展示如何以神经指标优化视觉焦点、提升信息可达性与情绪共鸣,同时提醒对数据隐私、被试伦理与跨文化差异的审慎处理。最终目标是帮助设计师以数据与证据支撑创意判断,迈向“科学创新”,实现理论深化与实践拓展。此外,讲座还将介绍从研究到落地的工作流程:如何制定假设与实验方案、构建指标体系、理解统计显著性与效应量,并将结果转译为可执行的设计规范与组件库,形成可复用的知识资产与团队方法论。同时,分享开源工具链与样例数据,示范如何搭建轻量化实验室与远程被试招募机制,降低门槛,促进教学与产研协同与规模化验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