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题目 | 党政机关公文常用文种、行文规则与格式规范 | ||||
|---|---|---|---|---|---|
| 主办单位 |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 ||||
| 联合主办单位 | |||||
| 讲座人 | 陈燕华 | 讲座人 职称 | 其他 | 主持人 | 詹松青 |
| 讲座类型 | 社会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5-10-31 14:15 |
| 地点 | 行政楼学术报告厅 | ||||
| 讲 座 人 简 介 | 陈燕华,长期在省政府办公厅文电处负责公文审核相关工作,现任文电处三级调研员。熟悉公文处理理论知识和业务实际操作,曾担任省直机关公文写作技能竞赛组委会成员,并多次受邀为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文处理培训班授课。 | ||||
| 讲座 主要内容 | 讲座将围绕三大核心模块,系统梳理公文写作的全流程要点:一、公文文种:精准选用是成功的第一步 公文写作的首要关键在于“对号入座”,即正确选用文种。讲座第一部分将深入剖析常见文种简介与近似文种辨析,主要剖析“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纪要”等最常用文种的适用范围、核心功能与语言特点。重点针对实践中极易混淆的“报告与请示”、“通知与通报”、“函与请示”等进行对比辨析,通过典型案例,彻底弄清“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文种”;深入剖析“请示报告不分”、“公告通告滥用”等典型错误及其负面影响,并明确文种选用的根本依据——遵循《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依据行文目的、发文机关职权和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来确定。二、行文规则:确保公文流转高效顺畅 行文规则是公文制度的“交通法规”,确保信息上传下达的有序性。讲座第二部分将介绍行文关系与方向: 明确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的区别与规范要求;行文基本规则:讲解部门行文、联合行文、主送与抄送的规则与禁忌;公文报送注意事项:聚焦实务操作,详细讲解报送的流程、时限、份数、载体形式等具体要求,以及如何避免因报送环节的疏漏导致公文被退回或延误。三、公文格式:打造专业规范的“门面” 规范的格式是公文权威性和严肃性的直观体现。讲座第三部分将依据国家标准,逐一解析公文的18个格式要素:从版头、主体到版记,详细讲解“份号”“密级”“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等每个要素的规范位置、标准写法与深层逻辑。常见错误归纳:集中展示并分析标题撰写不当、成文日期书写错误、页码标识不规范、印章使用不合规等高频错误案例,提供直观的“错题本”与“标准答案”,帮助受众快速自查自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