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学术讲座—法律职业人的说理思维

发布者:科研处发布时间:2025-10-27浏览次数:10

讲座题目法律职业人的说理思维
主办单位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
讲座人李拥军讲座人
职称
正高主持人梁开斌
讲座类型社会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5-10-28 15:00
地点模拟法庭




李拥军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卓越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理事,长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吉林省法学会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会长,吉林省司法体制改革顾问组顾问, 2012年9月起开始担任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的博士生导师,2012年9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吉林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委员。2020年1月被聘为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领军教授(B岗),2021年1月被聘为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卓越教授(B岗)。
讲座
主要内容
一、法律说理的基本特征与价值。围绕法律说理的专业性、逻辑性、公正性与说服力,分析其在司法裁判、法律咨询、法律文书撰写等场景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典型案例,阐释说理不充分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与社会误解,体现说理精准的重要性。 二、法律说理的方法与技巧。重点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法律论证,包括法律条文的准确引用、事实与规范的衔接、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价值判断的合理性等。结合司法实践中的优秀判决书与辩护词,剖析说理过程中的常见误区与改进策略,兼顾法言法语规范与法律文书的可读性。 三、法律说理与法治文化建设。从法治社会建设的视角,探讨法律职业人如何通过说理推动法律共识的形成,增强公众对法治的认同感。强调法律职业人在传播法治理念、塑造司法权威等场景中的社会责任。 四、法律说理思维的训练与提升。针对法学教育与职业培训,提出系统训练法律说理能力的路径,包括案例研习、模拟法庭、文书写作训练等,帮助法学学子与青年法律人构建扎实的说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