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题目 | 微生物注浆技术在海洋岩土工程中的研究 | ||||
|---|---|---|---|---|---|
| 主办单位 | 土木工程学院 | ||||
| 联合主办单位 | |||||
| 讲座人 | 林文彬 | 讲座人 职称 | 副高 | 主持人 | 杨宇 |
| 讲座类型 | 自然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5-10-22 10:10 |
| 地点 | 思源楼六楼会议室 | ||||
| 讲 座 人 简 介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北京大学博士。2018年8月至今在福建理工大学工作,任校学工部副部长,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学院副院长,地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任。主要从事微生物岩土工程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省部级基金4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授权专利多项,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多项。 | ||||
| 讲座 主要内容 | 在“海洋强国”与“海洋强省”战略推动下,海洋工程建设日益重要。然而,传统化学注浆材料存在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且远海岛礁建设中物资运输成本高昂,亟需发展绿色、经济、高效的岩土加固技术。 本研究聚焦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系统开展了从材料研发到模型构建、从室内试验到现场验证的一系列研究工作,致力于揭示MICP技术在海洋环境土体加固中的内在规律、作用机制或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涵盖单元尺度与模型尺度试验,成功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微生物水泥”,结果表明,海水中的金属离子不仅促进细菌迁移与均匀分布,还生成镁方解石,显著提升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达23.64MPa)。耐久性试验表明,经MICP处理的海砂在干湿循环、冻融循环、酸腐蚀及海浪冲刷等极端环境下仍保持良好性能。 研究成果已在平潭长江澳海上风电场基础加固和福清江阴港PHC管桩裂缝修复等工程中成功应用,验证了该技术在海洋岩土加固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了创新的绿色技术路径。本研究旨在为海洋岩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解决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