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 | 何为大学,新时期如何建设新大学? | ||||
---|---|---|---|---|---|
主办单位 | 互联网经贸学院 | ||||
联合主办单位 | |||||
讲座人 | 傅国华 | 讲座人 职称 | 正高 | 主持人 | 庄伟卿 |
讲座类型 | 社会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5-04-22 14:30 |
地点 | 鼓山校区五楼会议室 | ||||
讲 座 人 简 介 | 傅国华,管理学博士、教授, 海南大学原副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原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教育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或曾任国家自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首席科学家,中国社科院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特聘研究员。 | ||||
讲座 主要内容 | 大学作为人类精神家园与社会进步的引擎,其本质内涵随文明形态演进持续拓展。传统认知将大学界定为知识传承与学术创新的殿堂,而在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大学正转型为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复杂生态系统。这种嬗变体现在三重维度:从封闭学术共同体转向开放创新网络节点,从区域性知识权威转向全球智慧枢纽,从线性知识传授转向多维价值创造。 新时期大学建设面临多维挑战:技术层面,元宇宙、生成式AI等技术重构教育场景,教师角色面临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设计师的转变;认知层面,脑科学突破揭示学习机制革新,个性化学习需求倒逼教育模式变革;社会层面,气候变化、数字鸿沟等全球问题催生大学社会责任新内涵;文化层面,多元价值碰撞要求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间建立动态平衡。这些挑战推动大学向“泛在化、智能化、人本化”方向演进。 在新数字经济时代,理工类经管学院需依托技术基因,构建“技术+经贸”交叉学科体系,开设数字经济、智能供应链等课程,联合理工科院系共建实验室。聚焦“数智化”人才培养,强化数据思维与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产教融合基地、企业实训项目及商业竞赛提升实践水平。科研需瞄准前沿领域(如数据要素定价、生成式AI商业应用),联合产业攻关“卡脖子”问题,打造行业数据库与创新平台。深化社会服务,为政府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开发高管培训与微认证课程。推动师资“双栖化”转型,引进技术实战型人才,以项目制打破学科壁垒。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如工业互联网、空天经济),形成差异化优势,构建“智库+引擎”双角色,打通技术商业鸿沟与产学资源壁垒,成为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