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学术讲座—大美汉印

发布者:科研处发布时间:2024-11-21浏览次数:10

讲座题目大美汉印
主办单位设计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
讲座人张寿强讲座人
职称
正高主持人马松影
讲座类型社会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4-12-21 14:30
地点南校区教学实验楼205




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寿山石研究员,海峡寿山石研究院研究员,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传承人,福州市首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当代著名金石书画刻家,集雕刻、书画、篆印于一身,被誉为“寿山大红袍石雕刻第一人”,是金石书画刻研究及薄雕技法创新上旗帜性人物。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金奖。2005年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多件作品入选各大博物馆馆藏,其中寿山石雕作品《黄菊分外香》于2009年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成为建国后故宫博物院首次珍藏寿山石薄意雕刻作品。现为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民盟福建省委员会盟员。
讲座
主要内容
秦汉时期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汉印成为印章史上的一座高峰,深深影响中国文化艺术审美观。汉代玉印皆为和田玉,汉印种类繁多较之古玺与秦印显现出方正质朴与平和愽大的汉印整体风貌,同时也树立了后世对印玺方寸之间和篆刻艺术的最高审美典范。 1、即雕即琢话汉印,汉印分铸印和凿印两大类,一般文官多用铸印而军中在急需时的急就章以及颁发各民族的官印则采用凿制,印文以白文者居多,俗称“汉白文”。书体由小篆演变为缪篆,汉印摒弃秦印柔之媚,总体风格呈现出浑厚古扑的气势,并形成外拙内巧,端庄凝重的风格。正是缘于这种技巧形式的美使汉印成为印宗秦汉的篆刻典范,汉印对篆刻体系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清代印家陈鸿寿所言:"初学治印,以汉人为宗,心摹手追,必求神似,才能使印章成为上品"汉印中以匀整朴茂一路的白文印最具代表性,均呈现苍劲浑朴、自然天成之意境 。在紧密处不透风,疏处宽可走马的强烈视觉郊果也给后世篆刻创作的以很大启发。 2、快力斩蛟谈急就,急就章是汉印中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形式,堪称汉印中武将们的专属品,故又“将军章”。将军章是凿制,由于军事活动中频繁调遣武将,大多因军情紧急而必须立即拜封,故此印章只能仓促凿成,将军用的急就章官职高的两凿成文故印章比较规整,官职低的则一凿成文,故简单随意。将军章与汉铸印相比更显无拘无束,在荒率挺拔中尽显真意,其表现凿刻刀痕上明显,其线条生动简练,显现出“笔尽而意韵无穷”的汉印文字气象。稚拙中寓精巧、真率中存意趣的篆刻艺术可贵之处。并能激发对后世印人极大的创造情怀和艺术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