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每日甘肃网2015.8.10:工作,想说找你不容易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5-08-11浏览次数:75

工作,想说找你不容易

来源: 陇东报  作者: 刘萍凝   2015-08-10 11:21

工作,想说找你不容易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导读:毕业生就业牵动着千万家庭的神经,随着毕业季的结束,他们的就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记者发现,对毕业生们来说,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并非易事。

  陇东报/掌中庆阳 记者 刘萍凝 实习生 赵珊珊

  专业遭遇招聘

  已经毕业一年的崔怀在大学里学的是食品安全专业,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他,原本以为找工作会很容易,没曾想,回到家乡找工作时才发现,本地的就业岗位几乎没有他的专业。他说:原本对自己的学历、专业都很有信心,现在才发现,要在本地实现对口专业就业,几乎没有可能。

  天津商业大学毕业的王蕊,大学学习的是信息管理专业,7月底,她参加了西峰区举办的民营企业招聘会,在前来招聘的233个民营企业中,她能应聘的岗位只有文秘、资料员等。

  王蕊告诉记者:在互联网日趋成熟的今天,我的专业应该是热门专业,但咱们这边成规模的企业还是太少了,需要这种专业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记者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今年7月份印发的《庆阳市2015年扶持普通高校毕业生到非公经济组织就业创业招聘会》的招聘信息上看到,所招聘的岗位以文秘、业务员、办公室文员、平面设计、教师等居多。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日前,教育部公布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其中,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动画、知识产权、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公共事业管理等15热门专业纷纷进入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名单。

  经验和学历同样重要

  白冰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大学就读于福建工程学院新闻专业,毕业之后她选择留在了福州。现在,白冰是中国农业新闻网福建频道的一员,每天从事新闻采写、编辑、微信推送等工作。

  为了在毕业后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早在大二的时候,白冰就开始做准备了。白冰告诉记者,大二暑假的时候,她就开始在福建网络广电集团实习。大三第一学期,她利用假期,继续在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实习了一个月,主要学习视频剪辑方面的内容;大三下学期开始,她就进入了实习状态。白冰说:实习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采访能力,更为我后来找工作打下了基础。

  白冰介绍,大四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出去找工作,她向各大网站投简历,在找到现在这个工作前,她辞掉了两份工作,一份是旅游杂志社,一份是福建共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因为没有老师指导,自己也无明显进步,可能做错了也不知道,所以一个月之后我就辞职了。白冰说,她对实习单位的工作内容很看重,要通过实习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

  中联公司的赵经理长期从事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对接工作,他告诉记者:企业对人才的选择,往往非常注重毕业生的实习经历和工作经验,这就导致了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如专科生的情况。

  家长意志与自己意愿冲突

  毕业于江苏大学的贺一丁在校时学习成绩就很优秀,学习材料专业的他毕业后在江苏找了一家很有潜力的材料公司,当时公司正计划扩建,他也信心满满。但工作不足一年,他就回来参加了就业招考。现在,他在乡镇府工作,同行都为他感到惋惜,他说:父母都希望我能留在他们身边,想让我回来工作,能稳定下来。

  记者走访了一些家长后发现,和其他城市家长相比,我市的绝大部分家长在子女就业问题上,更倾向于稳定、铁饭碗、财政保障等因素,这对子女在就业时的取向产生了很大影响。

  而现实情况是,由于我市公考压力大、企业竞争力不足、待遇工资低、岗位单一等因素,许多毕业生回来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暂时在家待业。

  在中国民航学习工程专业的小牛毕业后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家人听说她在五环以外和别人合租一间房子每月还要1200元、每天挤地铁上班都得2个小时,就坚决让她回来工作。小牛说:今年过年我回来了一次,找了近两个月的工作,最终还是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年刚过完,小牛继续去了北京,她说:北漂虽然辛苦,但每天都能和梦想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