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福建日报》2012.6.26:别让“三只手”在校园频频得逞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2-06-26浏览次数:65

 

别让“三只手”在校园频频得逞

来源:《福建日报》            日期:2012.6.26

 

        近日,在1700元生活费和笔记本电脑遭窃之后,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小林,在宿舍楼道贴出一张“告贼书”。

      “今天你拿的钱,是我昨晚刚从妈妈布满裂痕的手里接过的。如果你有急用,拿去不要乱花。可电脑能不能还我,买电脑的钱是父母七拼八凑的。”这则告示言辞恳切,引起不少高校学子的共鸣。

  网调:72%大学生曾在校园内遭窃

        小林的遭遇并非个案。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大三学生小李告诉记者,5月中旬,该校南区4号楼女生宿舍频频失窃。“小偷很猖狂,一夜连偷八间,从四楼偷到一楼,连续造访四五次,女生晚上都不敢睡。”小李说。

        5月底,福建农林大学七八名学生在北区篮球场被偷了背包,几部手机及贵重物品都在包内。

        省内高校的“失窃纪录”发生在去年10月,泉州师范学院学生公寓A区12栋宿舍楼,一夜之间丢了19台笔记本电脑和7部手机。

         针对高校失窃现象,专业调查网站“问卷星”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曾在校园内遭遇过盗窃,遭遇盗窃3次以上的学生占17.5%。

        调查亦显示,80%的学生认为是校内人员所为,20%认为是外来人员。校园盗窃为何多发?学生防范意识差,学校安全设施不到位,门卫值班管理疏松是主因。

  摄像头、刷卡、进出登记,高校安保措施不少

       “现在多数高校均对外开放,人员流动大,安保人员又有限。以农大为例,仅80多个安保人员,无法顾及到校园的每个角落。”福建农林大学保卫处相关负责人说。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榕城一些高校,发现安装摄像头,实行门禁卡制度,推出贵重物品进出登记,成了高校普遍采取的安保措施。

        福州大学保卫部部长刘用庆告诉记者,目前该校有200多名的保安人员,学校各个主要路口都安装了摄像头,宿舍楼每层也安装了两个摄像头。宿舍楼实行出入刷门禁卡制度,阻止外人随意出入。

        福建工程学院则将宿舍区分成不同的片区,每个片区均设有大门,大门入口均配置2名至3名保安,对携带笔记本及其他贵重大件物品外出的同学,要求登记后才可出宿舍区。晚上11点30分后,进入宿舍区的人员要进行登记。

  不少大学生也自发进行校园反扒。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男生成立“复仇者联盟”纠察队,并于5月底成功抓获一名小偷。“纠察队成员近30人,主要在夜间分两班轮流巡逻,每次巡逻有6名同学。”纠察队队员小李表示。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学生则成立楼管会,中午和傍晚时分进行巡逻,帮忙维护校园治安。

  细节疏漏,给了小偷可乘之机

        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细节的疏漏,给了小偷可乘之机。

        6月11日,记者来到福州大学。记者发现门禁卡制度在女生宿舍楼执行比较严格,而男生宿舍楼有一些门已损坏,记者走入男生宿舍楼,没人上来盘问,很多人不用持卡也可进入宿舍楼。

         随后,记者来到福建师范大学。在一栋宿舍楼前,记者观察到有几名没带门卡的学生在门口等候,不一会儿,有学生刷卡进入宿舍楼,等候的学生也跟了进去。记者用同样方法,轻而易举就进入宿舍楼。

        福建师范大学宿舍楼每层走廊都装有监控。但一名庄姓同学对记者说,许多小偷避开监控,从阳台爬到位于二三层的宿舍进行偷盗,应该加强阳台防护栏。

       阳台是个漏洞。然而,记者在一些高校发现,一些宿舍楼二三层阳台并无防护栏。

      “监控设备的升级不可或缺。”福建师范大学一名学生告诉记者,现在许多高校的摄像头无夜视功能,而许多偷窃发生在夜间,监控形同虚设。6月初,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学生宿舍电脑被盗,学生去查监控,居然被告知摄像头被雷劈了。

        记者在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采访时发现,夏季来临,宿舍经常开着门,笔记本、手机等直接放在床上,有时宿舍内根本没人。

       “即使层层把关,也防不了内贼。”福建农林大学的小林告诉记者,一些同学有攀比心理,抵挡不住物质诱惑,顺手牵羊时有发生。